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技术团队 > 微生物菌肥

技术团队

微生物菌肥

时间:2017-11-17 16:44 | 浏览量:7029


一、什么是微生物菌肥?

微生物菌肥是根据土壤微生态学原理、植物营养学原理、以及现代"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而研制出来的。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其在我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肥料--微生物肥料,从名称上的演变已说明我国微生物肥料逐步发展的过程。

二、土壤的组成部分。

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组成,土壤微生态区系的微生物的活性大小,对植物根部营养非常重要,因为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直接参与土壤肥力的形成,包括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腐植质的形成和分解、养分的释放、氮素的固定等等。但纯自然状态下有益微生物数量不够,作用力也有限。因此,采用"人为方式"向土壤中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就能够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整体活性,从而明显提高土壤的肥力。这就是施用沃益多菌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的科学原理。

三、微生物菌肥的作用。





微生物经再增殖后含有大量的固氮菌,可以大大提高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含量,减少氮磷钾和其它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量;同时含有多种高效活性有益微生物菌,增加土壤有机质,加速有机质降解转化为作物能吸收的营养物质,大大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

1.增产效果明显

高达20%-60%,视作物不同。改善作物和农产品的品质,使农民增收。

2.重构健康的土壤,提高作物抵抗病虫害

a、改良土壤板结,激发土壤活力,提供额外的天然植物生长的激素和抗生素。使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增强,提高作物免疫力和抵抗力。

b、抑制土壤中的真菌和线虫及植物根部病虫害,从根本上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3. 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抗逆能力

促进根系生长、在果树上具有开花整齐、保花、保果的效果;落叶期晚、抗早春病害的特点。防治早衰,抗重荐、、抗倒伏、抗旱、抗寒。

4.无毒、无害、无污染

5.用于生产无公害、环保、绿色有机农作物

6.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高达40%-50%,对全球环境友好。

7.缓释、长效、高能

根据作物的需肥特点,每一时期有不同的需肥量,使作物不会出现前期旺长后期脱肥的现象。

8.其它特殊作用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作用

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其利用率不断降低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说明,仅靠大量增施化肥来提高作物产量是有限的,更何况还有污染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各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探索提高化肥利用率达到平衡施肥、合理施肥以克服其弊端的途径。微生物肥料在解决这方面问题上有独到的作用。所以,根据我国作物种类和土壤条件,采用微生物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既能保证增产,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成本,同时还能改善土壤及作物品质,减少污染。

9.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国内外都在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有机农业)来生产安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要求不用或尽量少用(或限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它要求肥料必须首先保护和促进施用对象生长和提高品质;其次不造成施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三是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微生物肥料基本符合以上三原则。近年来,我国已用具有特殊功能的菌种制成多种微生物肥料,不但能缓和或减少农产品污染,而且能够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10.微生物肥料在环保中的作用

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分解发酵城市生活垃圾及农牧业废弃物而制成微生物肥料是一条经济可行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应用的主要是两种方法,一是将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作为原料经处理由工厂直接加工成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料;二是工厂生产特制微生物肥料(菌种剂)供应于堆肥厂(场),再对各种农牧业物料进行堆制,以加快其发酵过程,缩短堆肥的周期,同时还提高堆肥质量及成熟度。另外还有将微生物肥料作为土壤净化剂使用。

11.改良土壤作用

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能产生糖类物质,占土壤有机质的0.1%,与植物粘液,矿物胚体和有机胶体结合在一起,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减少土壤颗粒的损失,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能参与腐殖质形成。所以施用微生物肥料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四、使用方法

(1)底肥追肥:亩用本品1-2公斤,与农家肥、化肥或细土混均后沟施、穴施、撒施均可。

(2)沟施穴施:幼树环状沟施,每棵用200克,成年树放射状沟施,每棵用0.5-1公斤,可拌肥施,也可拌土施。

(3)蘸根灌根:亩用本品1-2公斤,兑水3-4倍,移栽时蘸根或栽后其它时期灌于根部。

(4)拌苗床土:每平方米苗床土用本品200-300克与苗床土混匀后播种。

(5)园林盆栽。花卉草坪,每公斤盆土用本品10-15克追肥或作底肥。

(6)冲施:根据不同作物亩用本品1-2公斤与化肥混合,用适量水稀释后灌溉时随水冲施。

五、微生物菌肥与复合肥的区别

很多人分不清复合肥料与微生物菌肥的区别,而个别人则是故意让用户混淆微生物菌肥与复合肥的区别,好让复合肥卖个微生物菌肥的价钱,从中渔利,所以有必要区别这两类肥料,免受损失.下面,小编就介绍微生物菌肥与复合肥的区别.

一般来讲,正规合格的复合肥料是将氮、磷、钾等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按农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采用化学的或物理的生产工艺而制造出来的肥料.主要特点是肥料中养分全,一般做成颗粒状,能减少土壤固定,相对粉状肥料而言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其次,使用方便,流动性好.

而微生物菌肥,则完全不同,是在复合混肥料的基础上进化了"几大步".正规合格的微生物菌肥,是将有益微生物、有机肥料、复合肥料,三元有机地结合.其肥效反应比等量化学肥料要高.

首先,农作物的生长是靠土壤肥力的提高及其它相关配套环境条件决定.而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中,包括水、肥、汽、热等几个主要因素,"肥"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微生物菌肥中不单单有"肥"而且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还原到土壤中后,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而土壤有机质又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改善,从而提高了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也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而复合肥,只是从"肥"的角度,将氮、磷、钾投入到土壤中,只能起到"肥"的作用.虽然肥料的投入可使农作物获得丰收,但是长期和过量的化肥投入并没有补充土壤中的有机物,也就是说,有机质的含量不能提高,保肥、保水能力下降.长期这样,使农田不能获得稳产高产,这就是我国90年代化肥用量增加90%,而产量只提高了10%的主要原因.西方发达国家化学工化的发展早于中国,而现在也回过头再走有机农业道路证明是另一个反面证明.

其次,微生物菌肥中是以有益微生物菌群为主要功能.它的施入增加了根际土壤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同时有机物也为土壤生物和微生物提供了营养源.土壤生物及微生物的大量存在与繁殖,能增强土壤活性、土壤的"通透性"、及"田间持水水量",为提高肥料利用率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复合肥料不但不能提供给土壤生物营养,而且氮素化肥的过量施用,会有害于土壤生物生存与繁殖,增加了土壤板结程度,从而使肥料利用率下降.

第三,微生物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不仅只是固氮、解磷、解钾作用,它还可以分泌许多有机酸、赤霉素等多种物质,这些有机酸首先溶解了土壤中难溶性磷、钾元素,还可以刺激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而农作物根系越发达,根毛量增大,吸收营养就越多,耕层土壤中的养分利用率就可显着提高.而复合混肥料就没有这种功能.

第四,微生物菌肥中的有益菌群除了以上功能外,它还有抑制土壤有害病原菌的作用.土壤有害菌的存在,会造成农作物病害加重,主要危害作物的根系及茎,使根系的吸收能力减弱,致使再多的肥料也无法被作物吸收.复合肥料的多年、连续和过量的施用,大大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区系,使作物出现连作障碍.

六、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前景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现国际上已有70多个国家生产、应用和推广微生物肥料,我国目前也有250家企业年产约数十万吨微生物肥料应用于生产。这虽与同期化肥产量和用量不能相比,但确已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已初步形成正规工业化生产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需要不断扩大新品种的开发,微生物肥料现已形成(1)由豆科作物接种剂向非豆科作物肥料转化;(2)由单一接种剂向复合生物肥转化;(3)由单一菌种向复合菌种转化;(4)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5)由用无芽胞菌种生产向用有芽胞菌种生产转化等趋势。不仅如此,近20年来,许多国家更认识到微生物肥料作为活的微生物制剂,其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生命活动旺盛与否是质量的关键,是应用效果好坏的关键之一。为此,现已有许多国家建立了行业或国家标准及相应机构以检查产品质量。我国也制定了农业部标准和成立微生物质量检测中心,并已于1996年正式对微生物肥料制品进行产品登记、检测及发放生产许可证等工作。

七、微生物菌肥的十大误区

随着农户种植模式转变、施肥用药习惯的转变,农作物生产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为了应对新问题,用户将注意力转向了微生物肥料产品。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目前,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接种剂(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菌肥)、生物有机肥(菌肥)三类。在使用过程中,微生物肥料在提高土壤生物肥力、防控根部病害、提高产品品质作用显著,但是也有用户反映效果不稳定,同一批次的品种在不同作物、不同时期、不同用量的情况下效果差异很大。经过调查发现,引起效果不稳定有产品本身的问题,也有储运和用户使用的问题。因用户不正确使用造成微生物肥料效果降低的现象十分常见,农民使用这类肥料中存在诸多误区,主要体现在观念和使用方法上。

第一部分:7个观念误区

误区1:靠见效速度评价产品好坏,认为见效快的就是好菌剂或菌肥。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除了会分解土壤中难溶及被固定的元素,增加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转化为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物质,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外,还能产生植物生长刺激素和拮抗某些致病微生物的作用,可减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肥料效果的发挥与微生物菌群繁殖速度、菌群数量关系紧密,菌群生长存在周期,这一点是与化学肥料和植物调节剂的最大区别,这也就出现了微生物肥料速效性不如化学肥料与植物调节剂的现象。见效慢并无意味着菌剂及菌肥是无效果的,能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作物长势明显改善的品种也未必是好的菌肥或菌剂,其中也不乏一些添加了植物调节剂的品种。
误区2:种类混乱,分不清使用的是菌剂还是菌肥。
农用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益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作用;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微生物菌肥包含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目的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增殖后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的活菌制品;生物有机肥是指目的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增殖后与主要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活菌制品。菌剂、菌肥最大的区别在于产品中营养物质及有机物料的含量,使用中需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对路产品。
误区3:认为一种产品中菌的种类越多、菌种数量越大越好
复合菌剂的使用效果会受到不同菌种生长习性的影响,盲目的复合,极易造成菌种间的拮抗,影响效果发挥。菌衡量标准为“有效活菌数(CFU)”,单位为“亿/g或亿/ml”,数量不能代表全部,不但要看菌数量,还要看有效活菌的数量,使用后起作用的只有活菌,有益活菌数量越大效果会表现越好。
影响产品使用效果的因素除了菌的种类及数量外,菌的纯度至关重要,当产品中霉菌杂菌数及杂菌率超标时也会影响应用,国家标准规定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杂菌率分别为:液体≤10.0%,粉剂≤20.0%,颗粒≤30.0%;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杂菌率标准为:液体≤15.0%,粉剂≤30.0%,颗粒≤30.0%:市场上少数不合格产品中会含有致病菌,本意是用有益菌修复土壤,使用了不合格品种,反而会引起致病菌繁殖,导致病害发生。
误区4:一个季节使用一次就可以,一次使用作用可持续多年。
部分微生物菌种施入土壤后会大量繁殖,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成为优势菌群,但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如化肥的超量使用、杀菌剂的使用、焖棚、高温等,都会导致有益菌死亡,从而影响有益菌群在土壤微生物系统中的地位,要继续保持有益菌群的地位,就需要在作物的生长期多次使用微生物肥料来补充有益菌。
误区5:不注重菌的种类,认为一种菌可以解决多种问题。
少数用户在选购微生物肥料时只注重是不是含菌,而不关注菌的种类,缺乏对症用菌的意识,使用了不对症的菌品种,产品效果难以发挥,难以达到用户目的。现阶段在农业部获得登记的微生物品种有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不同品种具有的功能不同,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会体现在六个方面:提供或活化养分功能;产生促进作物生长活性物质能力;促进有机物料腐熟功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功能;增强作物抗逆性功能;改良和修复土壤功能。要结合需求、菌种特点、菌种功能选用对症的产品。
误区6:超过保质期使用就没有效果。
农用微生物菌剂国家标准规定,“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及“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液体制品保质期为3个月,粉剂及颗粒制品为6个月。超过保质期并不意味着产品没有效果,要区别对待。在实际应用中,也发现了一些特例,如荧光假单胞菌剂制品(液体),超过保质期使用非但没有减效,作用较之前更突出,有待进一步研究。
误区7:微生物肥料可以替代化肥
土壤肥力由生物肥力、化学肥力、物理肥力三部分组成,使用微生物肥料后能提高土壤的生物肥力,可以间接促进化学肥力和物理肥力的提高。使用微生物肥料不能完全替代化肥,但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部分化肥的投入。

第二部分:3个使用方法误区

误区1:习惯与化学农药混用,降低活性。
微生物肥料中含有活菌成分,将微生物肥料与杀细菌药剂混合使用且长时间放置,极易影响菌的活性降低并造成部分菌死亡。
误区2:重视使用,轻视使用量,用量不足,效果打折扣。
使用微生物肥料产品能取得好的效果,前提是要用足量。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接种的外来有益菌要形成优势菌群,需要经历来自环境的考验和土壤原有微生物的竞争,为了促进有益菌的繁殖需要人为创造有利于有益菌生长的条件,如改良酸化土壤,调整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物理肥力;增加微生物菌的数量等。
误区3:使用方法亟待改进,使用时期掌握不当,错过最佳用肥期
微生物肥料使用方式灵活多样,液体菌剂可以用来拌种、浸种、喷施、蘸根、灌根;固体菌剂可以用来拌种、蘸根、混播、混施,不同的使用方式对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应避免在土壤表层撒施、高温强光下喷雾,做底肥、沟施、穴施、灌根使用时采取局部用肥的方法会有利于肥效的发挥,与未腐熟的畜禽粪混合使用时,腐熟过程中的高温对菌剂活性和数量会产生影响,建议将畜禽粪腐熟后再混用。为更好的发挥微生物肥料效果,避免单一方式的使用,建议根据菌种的特性将以上方法组合使用。
微生物肥料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菌繁殖的基础上的,繁殖需要时间,为了更好的发挥肥料效力,应避免在作物已经出现脱肥或需肥高峰期使用,应将用肥提前到种植前或需肥高峰期来临前10-15天。
随着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应用量在逐年增长,熟悉微生物肥料的特性,通过正确使用保证稳定的肥效显得尤为重要。